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教育教学

《艺术教育学院社会美育部:美育践行,永不止步》

信息来源:艺术教育学院   作者:段岩、周亦婷 责编编辑:刘杰-艺术教育学院 发布日期:2024-09-29 点击:

湖北美术学院艺术教育学院成立于2023年6月,由美术教育专业、艺术教育专业和视觉艺术基础部整合而成,致力于培养德艺兼备的复合型艺术人才。学院以“弘扬中华美育精神,服务社会美育需求”为宗旨,充分利用百年学府的深厚学术底蕴,在艺术教育领域具备重要影响力。学院开设了美术教育和艺术教育两个本科专业,以及造型艺术、美术教育、社会美育与乡村振兴三个硕士研究方向,并承担本科一年级视觉艺术通识课程的教学任务。学院重视多学科融合与创新教学,旨在通过多元化的课程设置,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和文化素养。

社会美育部作为艺术教育学院的一部分,专注于艺术疗愈、社会美育的研究与实践。该部门采用多学科交叉教学模式,将社会实践与服务活动有机结合,旨在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与创新精神,同时提升艺术专业人才在全龄段美育领域的能力。依托艺术教育学院,社会美育部聚焦艺术教育、文化传播、艺术设计与社会疗愈,积极拓展社会美育渠道,探索美育与疗愈的深度融合,提供优质的美育与疗愈服务。学院还通过与武汉育才美术高级中、普生创艺园学等相关单位签署合作协议,加强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就业环境,进一步推动了楚地文化产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实现了学科建设与社会文化需求的双向互动。

立德树人,培养复合型艺术人才

艺术教育学院特别重视社会美育与艺术疗愈的研究与实践,积极推进面向社会的艺术教育推广和心理健康辅导项目。通过艺术展览、社区活动、艺术疗愈课程等多种形式,学院为社会提供了丰富的美育资源,并在社会群体中广泛应用这些资源,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充分展示了艺术教育在促进社会和谐与身心健康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与武汉育才美术高级中学、普生创艺园学等相关单位签署合作协议,社会美育部进一步加强了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了更广泛的实践平台和优质的就业资源。这些合作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在真实环境中锻炼专业技能的机会,也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双方通过共建实习基地、联合开展课题研究、以及定期组织艺术讲座和工作坊等形式,促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接触到最新的行业动态与需求,培养出“德艺双馨”的复合型艺术人才。此外,合作单位还积极为学生提供就业推荐、岗位实习和职业指导服务,确保学生能够在毕业后顺利步入职场,充分发挥其所学专长。这种紧密的校企合作模式,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也为地方文化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艺术力量,形成了双赢的局面。

近年来,学院毕业生的就业层次和质量显著提升,考取全国重点大学硕士研究生的比例逐年增加。学院的学生凭借扎实的美术教育背景和卓越的教学、创作能力,在激烈的就业市场中表现出色。不少毕业生继续在中国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等顶尖学府深造;另有部分毕业生进入艺术管理、文化传播等领域,凭借其跨学科的复合背景和创新能力,广受用人单位的青睐。这些成就体现了学院在培养高素质、应用型艺术人才方面的突出成效。

艺术疗愈研究中心通过专家论证评审

艺术教育学院与武汉育才美术高级中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艺术教育学院与普生创艺园共建签约

社会美育部主任段岩带领“微光美育志愿者团队”为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上课


艺教融新,学科融合与社会美育实践的典范

社会美育部作为艺术教育学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以天下和平美术馆为平台,社会美育部主任段岩积极对接国内外优秀艺术家和高校师生,成功策划了多次省级学术展览,组织了20余场线上线下展览及10多场公共教育和学术活动,惠及300多位艺术家,吸引了5000多名观众参与。同时,社会美育部积极响应校企合作政策,深度参与企业品牌建设,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段岩带领师生为“我家的地”农村优品设计了50幅宣传海报,为乡村振兴与助农工程贡献了智慧与力量。此外,社会美育部还组织了多样化的党性教育培训,邀请老功臣分享战争经历,传承红色精神,增强党员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这些活动不仅展示了社会美育部的凝聚力与战斗力,也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力量。

此外,社会美育部还组织了多样化的党性教育培训,邀请老功臣分享战争经历,传承红色精神,增强党员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这些活动不仅展示了社会美育部的凝聚力与战斗力,也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力量。

通过人民日报、人民网、解放军报等多个平台宣传天下和平美术馆及馆内画家,有效提升了社会美育部的影响力和知名度。通过策划和举办多场展览及教育活动,提高了公众对艺术的接触机会和理解,促进了文化遗产的传承和普及美育。

社会美育部主任段岩带领学生策划参与展览


精准磨课,提升教学质量

此次磨课活动旨在推动“十四五”人才培养方案的落实,提升学院本科教学质量,强化专业课程建设,凝练教师教学特色,并搭建教师集中学习和交流的平台。这不仅是对教学质量的全面检阅,也是推动学院教育教学体系持续优化升级、迈向更高层次和更广领域的重要契机。

按照暑期工作安排,社会美育部师生顺利完成了艺术疗愈磨课教学活动,为武汉市司法局女子强戒所的学员授课。在段老师的带领下,各任教学生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引导她们主动思考、积极探索,并通过艺术创作帮助学员探索内心,推动心理疗愈,引导她们走向阳光的道路。在课程中,学员们不仅掌握了知识,还培养了综合能力和良好素养。

社会美育部师生进行艺术疗愈磨课教学活动

文化共融:艺术推动国际交流的新篇章

社会美育部在教学实践中严格坚持中华文化立场,传承艺术精髓,同时积极参与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作为学院的核心力量,社会美育部以推动国际艺术交流和文化共融为己任,段岩主任兼任天下和平美术馆副馆长带领团队赴老挝金三角经济特区,负责实施《和平金三角-国际美术作品展》的展厅设计与布展工作。该项目汇聚了中老两国艺术家的杰出作品,旨在通过艺术展示促进中老文化的深度交融与合作。团队的专业布展不仅确保了展品的最佳呈现效果,还吸引了大量国际访客。展览成功展示了多元文化视角和丰富的艺术内涵,深化了参观者对中老文化共融的理解,同时为金三角地区的文化旅游注入了新的活力。此次展览不仅有效促进了国际友谊的深化,也为地区的文化与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和平金三角·国际美术作品展》展览现场


岗位预演,社会美育部助力学生迈向职场

在社会美育部的教学模式中,学生毕业岗位的预演环节被视为一项重要的实践教学内容,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职业生涯。这一环节通过模拟真实的工作环境和岗位职责,让学生在毕业前深入体验和理解其所学专业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增强其就业竞争力。以下是学院针对学生毕业岗位预演的具体举措:

一、岗位模拟与角色扮演:学院根据学生的专业方向,如美术教育、艺术疗愈等,设计了不同的岗位模拟场景。例如,学生将模拟成为艺术疗愈师或社区美育推广员,在模拟的课堂或社区环境中,完成教学计划的制定与实施、艺术疗愈活动的策划与执行等实际工作任务。

二、企业合作与实习对接:与湖北省女子戒毒所、协和医院爱心学校、育才美术高中等单位对接,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岗位预演的机会。在合作单位的实际工作环境中,学生通过实践操作、任务执行和与行业专家的交流,提前了解职场需求和职业标准,积累宝贵的工作经验。

三、专业指导与反馈:在岗位预演过程中,学院安排了专业教师和行业专家对学生进行全程指导和评价。教师们根据学生的表现,提供具体的改进建议,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岗位要求,提升其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四、综合考核与模拟面试:在岗位预演的最后阶段,学院组织了综合考核和模拟面试环节。学生需通过课堂试讲、职业素养考察和模拟面试等多种形式展示其综合能力。考核结果不仅作为毕业评估的重要依据,也为学生提供了有针对性的职业发展建议。

通过岗位预演,艺术教育学院的学生在毕业前就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职场经验和应对能力,能够更自信地进入社会,胜任未来的工作岗位。学院的这一举措,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也展示了其在培养高素质、实用型艺术人才方面的卓越成效。

带领学生参与岗位预演活动

为协和医院血液科“爱心学校”的儿童献爱心系列公益活动


展望未来,发展目标与愿景

未来,社会美育部将继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艺术教育融合信息技术、文化推广和艺术疗愈为载体,立足于艺术本位,将部门发展与国家需求、区域发展相结合。我们将致力于培养具有多元知识结构、新技术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艺术人才。艺术疗愈将作为重要组成部分,发挥其在情感表达、心理舒缓、自我认知和社会交往中的独特作用,帮助提升全校师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文化素养。通过积极探索创新的艺术教育与社会实践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社会美育部将为学校人才培养和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