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新闻快讯

【学生交流】楚韵新绘,荆楚文物跃然纸上

信息来源:艺术教育学院 作者:艺术教育学院 责编编辑:刘杰-艺术教育学院 发布日期:2025-06-03 点击:

艺术教育学院基础部《爱荆楚·画文物》学生专题素描作品展落地随州草甸子艺术街区“一隅方寸”艺术空间。

2025年5月22日,在艺术教育学院王灵毅院长带领下,学院美术教育系主任魏召、设计专业基础部主任代磊、绘画专业基础部主任杜鹏、素描教研室主任江超,受随州国投文旅投邀请前往随州草甸子历史文化街区参加展览开幕并进行学术交流。

湖北美术学院艺术教育学院艺术新思涌动,草甸子街历史文化街区古韵流淌。由双方联合策划的“一隅方寸”艺术空间展广受欢迎。首日展便吸引众多市民前来驻足欣赏,流连忘返,展览在自媒体屡屡出圈。这场以荆楚文化为灵魂的素描特展,不仅是一次艺术呈现,更成为青年学子深入触摸历史根脉、践行文化传承使命的生动课堂。

曾侯乙尊盘的繁复纹饰与精密结构,在学子笔下凝练为极具张力的线条语言;“水墨回响”则让楚地编钟的礼乐文化与流畅形态,通过黑白灰的纯粹墨韵焕发新生。青铜重器的威严雄浑、礼乐艺术的灵动飘逸,在素描的“方寸”之间,被赋予跨越千年的当代表达。

这场文化传承与艺术教育的深度融合,正是对高层殷切嘱托的坚定回应。2024年11月6日,总书记在湖北考察时深刻指出,湖北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红色资源丰富,必须担当起加强文化资源保护与推动文化创新发展的时代使命,强调需“系统推进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深化“长江文明溯源研究和传播展示”。本次展览,正是草甸子街与湖北美院以艺术为桥,活化地域文化基因的积极实践。

湖北美术学院艺术教育学院院长王灵毅教授在展览现场阐释了教学深意:“楚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积淀极为深厚。”本次专题创作,是学院在教育维度的一次突破性探索——引导青年学子沉入荆楚文物的肌理深处。他们通过对器物造型纹饰的精密研读、光影质感的氛围营造,以及线条韵律的节奏把控,以黑白笔墨为媒介,再现了青铜与漆器独有的楚韵苍劲之美。

尤为珍贵的是,年轻创作者并未止步于摹古。他们将荆楚文物符号与现代审美范式大胆融合,作品透射出当代大学生对本土文化既葆有敬畏之心、又敢于破壁创新的独特视角。“这些素描作品,正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命题下,一次充满锐气的青年答卷。”王灵毅评价道。

展览开幕后,学院设计专业基础部主任代磊及绘画专业基础部主任杜鹏分别就湖北美术学院本科一年级基础教学特色进行了分享。

历史街区与艺术学府的此次携手,在古老的草甸子街播下了一颗文化新生的种子。当尊盘的纹路在纸面呼吸,当青铜的光泽在笔尖流转,我们清晰看到:只要扎根于文明沃土,青年一代的创造力,足以让沉睡的文物在当代语境中焕发磅礴生命力。这方寸之间的楚韵新绘,正是荆楚文化绵延不绝、奔涌向未来的有力明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