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8日上午,“2024基础设计教育国际论坛”在中国美术学院良渚校区18号楼116报告厅开幕,“中国美术学院基础设计实验教学展”同步展出。出席本次论坛的高校包括八大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同济大学设计与创新学院、澳门科技大学、美国凯斯西储大学韦瑟黑德管理学院、日本武藏野美术大学、英国皇家艺术学院、芬兰阿尔托大学艺术、设计与建筑学院等国内外高校。湖北美术学院艺术教育学院设计基础部主任代磊及教师张丹妮、项萌参与本次活动。
随着二十一世纪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与智能科技正快速更迭,新时代基础设计教育正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设计的基础作为未来设计师人才培养的开端已由设计语言与形式的训练转向以服务与体验的融合,甚至是问题为导向的组织与系统。对设计专业基础的窄化与技术工具应用的泛化,使得我们重新思考艺术感知对设计创造力的培养。本次会议旨在探讨基础设计教育顺应当下设计学科作为交叉学科的发展,“什么可以作为新时代设计学科的基础?”这一系列问题被不断提出并引发讨论。中国美术学院召集在不同设计领域的专家和教育学者组织专题研讨会议,共同探讨新时代背景下基础设计教育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范式。
在开幕式上中国美术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韩绪,中国美术学院特聘教授,阿尔托大学艺术、设计与建筑学院名誉教授海伦娜·海沃宁(HelenaHyvÖnen)、中国美术学院专业基础教学部主任李沐教授分别发表了开幕致辞,随后,各高校专家学者就“基础设计教育”这一主题进行发言论述。
11月19日上午,湖北美术学院艺术教育学院设计基础部主任代磊以《湖北美术学院设计基础课程与培养体系》为题进行主题发言,分享对设计基础课程建设与人才培养方式的看法,核心观点是教育不仅限于知识传授,更重要的是启发、建立、拓展学生的思维。
面对当前工业化与“现代主义”盛行的课程设置,代磊强调设计基础课程应具有明确的目标、翔实的内容、清晰的任务与及时的反馈。课程目标应致力于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多维度视角,鼓励学生将设计视为解决问题的工具而非简单的装饰。借鉴包豪斯的教学理念,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主张学生通过亲手操作材料来加深理解。设计应成为连接科学与人文的桥梁,培养学生的综合视野。随着时代的变化,教育内容容易过时,因此应对问题的方法、技能和心态比单纯知识传授更为重要。教育的本质不仅是专业技能的培训,更是塑造学生的道德观和生活态度,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个体。代磊将湖北美术学院设计基础教育体系及课程改革的具体案例进行分享,并将课程内容进行总结,得到在场学术同仁的良好反馈。

湖北美术学院艺术教育学院设计基础部主任代磊于“2024基础设计教育国际论坛”进行主题发言

中国美术学院基础设计教学论证会现场

代磊于中国美术学院“基础设计教学论证会”现场发言

2024基础设计教育国际论坛参会学者及教师合影

湖北美术学院艺术教育学院设计基础部参会教师合影

中国美术学院基础设计实验教学展现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