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新闻快讯

出韬安澜—中国历代武备收藏展在艺术教育学院开幕

信息来源:艺术教育学院 作者:刘杰 责编编辑:刘杰-艺术教育学院 发布日期:2024-06-26 点击:

6月25日是“两弹元勋”邓稼先同志诞辰100周年,为学习邓稼先同志的爱国精神,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出韬安澜—中国历代武备收藏展”在湖北美术学院艺术教育学院大一美术馆隆重开幕。武汉中共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馆长袁亚妮,武汉博物馆原馆长王瑞华,湖北省军区陈永露上校,湖北省军区陈银银中校,湖北省收藏家协会执行会长王运明,武汉市长庭博物馆馆长余长庭,江夏区融媒体中心主任晏霞,江夏区融媒体中心电视平台总监郭文杰,古砖拓非遗传承人张亮,著名杂项收藏家吉誉生,武汉市武昌区美术教研员段小龙,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罗辉教授,湖北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鲍清芬,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黄晓仑,党委保卫部部长徐希锋、副部长杜晨子,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郭洪亮,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党委书记罗远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副院长谭炜,影视与动画学院党委书记蒋禄宇、院长袁小山,绘画学院党委书记夏新兵、院长徐文涛,实验艺术学院组织员彭柱武,艺术教育学院党委书记张吴涛等共同见证这一武备收藏盛事的开启。开幕式由湖北美术学院艺术教育学院院长王灵毅主持。

艺术教育学院院长王灵毅致欢迎辞

仪仗队军姿展示

开幕式前,曾服役于天安门国旗护卫队、参加天安门广场升降国旗仪式超过700次的退役军人余義文指导国旗班的退役军人进行了仪仗军姿展示。全体与会人员起立,共同奏唱国歌。

武汉中共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馆长袁亚妮致辞

开幕式上,武汉中共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馆长袁亚妮代表博物馆界朋友对展览的开幕表示热烈祝贺。她高度评价了此次展览的重要意义,指出此次展览中的许多武备藏品涉及解放军题材,是陪伴中国人民成长和奋战的历史见证。武备文化作为中华千年军魂和英雄精神的代表,是中华优秀军事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卫国家安全和促进民族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展览总策划杨勇致辞现场

中国传统武备文化收藏研究专家、本次展览总策划杨勇在致辞中表示,感谢湖北美术学院艺术教育学院提供了这次难得的展示机会,让文物“活起来”。他指出,自汉唐宋明以来,众多历史人物共同守护着红色血脉,举办这次武备展览的目的,就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让爱国主义精神生生不息。

湖北省收藏家协会执行会长王运明致辞

湖北省收藏家协会执行会长王运明表示:“此次展览作品形式多样,通过不同材质、不同工艺、不同种类的藏品,我们能够领略到中国古兵器的原貌及其特有的文化艺术美。”

湖北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鲍清芬致辞并宣布展览开幕

湖北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鲍清芬致辞并宣布《出韬安澜—中国历代武备文化收藏展览》开幕。她表示:每一个兵器的背后,我们都可以回忆起古诗词叙述的那种战争状态。在每一个时代,我们驻足回顾历史,都更能体会到今日之和平,当今安定祥和的生活来之不易。我们应当自立自强,走科技强国之道。当下我们更应该弘扬科学家精神,为国家在新的时期应对各种挑战而努力奋斗。同时作为湖北美术学院的师生,我们要歌颂这个时代,为我们中华民族自立自强和宣传优秀文化营造浓郁氛围,用我们手中的画笔、我们的设计展示我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优良传统。

湖北省军区陈永露上校、陈银银中校观看藏品

参展嘉宾合影留念现场

此次展览按照历史顺序分为汉、唐、宋、元、明、清、近代和抗战等11个单元,共展出345件实物。这些展品由收藏家杨勇先生从其众多藏品中精心挑选,涵盖历代兵器甲胄、历史文献、红色收藏及武汉地方史实等领域,展示了武备在礼仪和战争中的应用及其艺术特点。展品不仅工艺精湛、设计独特,还承载了不同时代的武备文化,具有丰富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信息,为观众提供了沉浸式的体验和无与伦比的艺术享受。在七一建党节来临之际,本次展览也为湖北美术学院的师生带来了一次特别的国防教育,让师生进一步深入了解国防文化,激发爱国主义。

供稿:孙国涛、余佳雪

审核:张吴涛、王灵毅